由张艺谋执导,雷佳音、马丽等主演的电影《第二十条》正在热映。对于部分观众而言,可能会对片名感到困惑,“第二十条”指的是什么?
片名中的“第二十条”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刑法第二十条包括哪些内容?看仔细
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近日,永嘉县检察院很多青年干警自发去看了这部电影,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解读——
陈露
电影《第二十条》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议话题,以艺术化的形式传递了三个真实案件。影片中韩明检察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法理情的把握,对法律底线及公平正义的坚守,对正当权利的维护让我感触颇深。
正当防卫设立的初衷就是鼓励群众勇于向不法侵害者“亮剑”,因而不能成为沉睡条款。作为检察人员,我们需改变固有的办案方式和认知,循天理、遵法律、顺人情,以“如我在诉”的精神去审查每个案件,用司法办案引领社会公正,体现核心价值观,守护好群众最朴素的情感诉求——公平正义。
朱海娃
《第二十条》是一部揭示了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电影,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边界,提醒我们每个人要坚守法律底线,不能让道德沦丧成为滋生犯罪的土壤。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正义是可以战胜邪恶的。
作为我们检察办案人员,看到电影中的主人公在面对道德与法律的抉择时,选择了勇敢地站在法律一边,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让我们认识到,法律并非铁板一块,而是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应充分考虑人性因素,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第二十条》也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需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消除社会矛盾。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社会的道德底线,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黄碧君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作为基层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在看完电影《第二十条》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影片通过讲述三个不同的案件诠释了刑法第二十条中的“正当防卫”条款,检察官韩明在公开听证会上慷慨激昂、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的陈词,更是让同为检察人的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对于我们来说,案子或许只是工作,只是一沓卷宗材料,但对于嫌疑人来说,案子却是他们的人生,因此我们每一个法律从业者都要时刻将公平正义牢记于心,将公平正义书写在每一个案件中,以回应老百姓的情感期待!
黄丽洁
《刑法》第二十条是“正当防卫”。还记得学生时代刑法课老师会举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解释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但在法律实务当中,这其实是很难判断的一件事,因为具体的案件是没法开天眼的。整部电影讲述了三个案件,三个案件激活了主人公韩明的整条成长线,他在接触当事人的过程中,内心不断波澜挣扎,最终没有放弃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从一名按章办事的法理执行者,觉醒成为一名“心中有刀”的正义捍卫者,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检察官。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干警,在今后的法律工作中也要坚持对与错,坚持这种找“刀”的态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足老百姓对法律最朴素的期待!
陈钱标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正当防卫,防卫的应该是违法者的不法侵害行为,而不是见义勇为所要承担的法律代价。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心存善念的人勇于挺身而出去制止不法侵害,必然是合理兼合法的。
以前都这么判,说明这是对的吗?从来如此,便对么?———司法系统本身的惯性是存疑的。
检察干警在案件侦办过程中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考虑当事人所处的案发环境和情景,以及当事人案发时的心理状态,法条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要坚决做到尊重客观事实,考虑人性和情理,不循规蹈矩,不按照教条办案。让冷冰冰的法律条款更加人性化人情化,让普通老百姓在每一个案件办理和判决过程中感受到公平公正,让老百姓在遇到困难和麻烦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通过法律途径去伸张正义、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才能更加深入人心。